提髙電子設備抗振動、抗沖擊設計的理論及典型隔振系統的力學特點
電子設備在生產、運輸和工作全過程所歷經的各類惡劣環境中,最可靠、最充分地發揮電子設備功能的工程設計,稱為電子設備環境適應性設計,也可稱為電子設備抗惡劣環境設計。
一個產品要成為一種商品,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喜愛,直到成為,占領市場;一個裝備要成為一種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武器,除了它的功能和性能外,就是它對環境的適應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在許多情況下,特別是軍用產品,有時寧可犧牲部分功能和性能,也要保證它具有好的環境適應性和高的使用可靠性。
環境適應性設計涉及的專業內容非常廣泛,包括機械學、電子學、材料科學、傳熱學、電磁場理論、振動理論、電化學、人機工程學、聲學、環境科學、可靠性、維修性等眾多的學科技術范疇。如何將這些學科的理論應用于電子裝備的工程設計,這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其技術內容是互相滲透、貫通,而又互相制約的。例如,密封機柜、機箱的設計,從“三防”(防潮、防霉、防鹽霧)材料的選用、設計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為解決密閉機柜內散熱的問題,建議采用混合式(氣一或氣一水)冷卻循環系統,換熱器采用髙效、緊湊式的冷板裝置;隔振器采用防腐蝕材料制造;研究一種新型的材料和結構形式來保證電磁兼容性問題,防止電磁波的泄漏和外來信號的干擾……又如,從散熱的角度,機柜必須提供一定的流體對流通道,但通道的開設必然涉及電磁場的泄漏及信號的干擾;為了解決材料的防腐蝕問題,表面采用涂鍍層方法,但絕緣涂鍵層表面阻止了電流和熱流的通路,給接地和導熱都帶來了新的矛盾。再如,印制板組件單元模塊結構的剛度和強度設計,既要滿足應力篩選要求,又要考慮到層次結構倍頻程規則、單元模塊的屏蔽、密封、散熱等的綜合應用。因此,如何通過理論研究和試驗研究,探索出新的途徑,解決電子裝備環境適應性設計中出現的難題,是目前一個迫切的任務。這也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具備各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并在工程上綜合、靈活運用,體現出高水平的總體設計。
在工程上,通常首先要解決好環境適應性問題,才能談可靠性問題,這就是產品在可靠性鑒定試驗前,首先必須通過環境鑒定試驗的道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