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復合氧化物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考察了以活性炭為載體負載復合金屬氧化物的催化劑對于0 3的分解活性,結果列于表1。由表1可知,含M n0 3的催化劑活性明顯比不含M n0 3的催化劑活性高,這也驗證了M n0 3是O 3分解非常有效活性組分的說法。Mn0 3一F e2O 3和M nO 2一C uO的催化分解效果則相對比較高,分別可以達到93%和92%;不含M n0 3的催化效果很不理想,分解率只有35%--6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O yom~的工作表明,C uO負載于O 3載體時的活性比較低,只有5%左右,但是在本試驗中與M n0 3共同作為活性組分負載于活性炭時,則催化劑活性大大提高,其中原因值得進行深入研究。
二、活性組分加入量對催化性能的影響
M nO 2、F~20 3及C uO的加入量對催化性能的影響見圖1。圖1表明,M n0 3/A C催化劑中催化活性隨M nO 2加入量的增加有一定提高,當M n0 3加入量達到5%左右或以上時,催化劑活性達到一個穩定區間(>70%);F e20 3/A C催化劑中催化活性隨v~20 3加入量的增加有一定提高,當F e20 3加入量達到9%左右或以上時,催化劑活性達到一個穩定區間(>45%);C uO/A C催化劑中C uO的加入量對催化劑催化活性影響相對不大,當達到6%~10%時較為理想。
三、催化劑的X P S表征
由XPS能譜分析可知(表2),Cu或Fe的加人使C原子在催化劑表面原子百分比產生很大變化,M n-Fe/A C、M n—C u/A C催化劑中的C原子百分比較之M n/A C催化劑有極為明顯的下降(約下降50%);而M n2D3/2的結合能向低結合能方向位移(由M n/A C到M n-C u/A C催化劑依次為643.12eV、641.80eV、642.40eV),說明C u或Fe與M n之間存在一定的電子效應,使得分布在催化劑表面上的M n在分布態勢上產生了變化,催化劑M n—C u/A的M n是高分散狀態存在的,這在X P S的數據結果中也得到了證實。如表2所列M n的原子百分比由M n/A C催化劑到M n—C u/A C催化劑依次為6.767%、6.166%、8.657%,這就表明C u對bin的高分散分布使得催化劑活性明顯提高。這同時也驗證了O ya na等關于M n是()3分解最有效成分之一的觀點。
四、催化劑的穩定性比較
從O ya na等觀點和表1數據可看出,復合金屬氧化物/活性炭載體催化劑性能較單一金屬氧化物/A l’()3載體催化劑具有明顯優勢,更有利于臭氧分解催化劑的工業化應用。相比而言,M nO 2_一F e20 3、M nO e—C uO體系更為理想(在反應初期O 3分解率分別可達93%和92%)。將制成的M nO z—C 030 4、M nO z—N i O、M nO z—F e20 3、M nO z—C uO等催化劑加以比較,結果示于圖3。從圖3可看出,所有催化劑樣品活性隨時間延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幾小時后這種下降趨勢有所減緩,原因可能是臭氧分解反應中載體和活性組分產生化學反應,當反應進行到一定程度時才能達到穩定。M nO z—F e2O 3/A C催化劑與M nO z—C uO/A C催化劑相比可看出,開始時M nO z—F e2O 3/A C活性略大于M nO2一CuO/A C,但隨后活性很快下降,而M nO 2一C uO/A C催化劑活性則始終平穩約3h后,M nO zaEuO/A C催化劑活性大于M nO z—F e2O 3/A C催化劑。所以從催化劑活性出發選擇催化劑時,M nO z—CuO/A優于M nO z.F ez0 3/A C催化劑。
圖4中列出了M nO 2/A C、M n(二I 2一F e2O 3/A C及M nO 2一CuO/A C催化劑的活性壽命實驗結果。由圖4可以看出,單一氧化物催化劑活性很快下降,復合氧化物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則相對穩定,而M nO 2一C uO/A C催化劑的活性則非常穩定,達到了200h以上,較之M nO z/A C催化劑提高了10倍。通過這些實驗數據可進一步證明,M nO 2一C uO/A C催化劑的臭氧催化分解性能較之其他M nQ—X/A C催化劑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http://m.991997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