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改性新技術及高檔產品開發
項目簡介:
本技術采用常規羊毛染整設備,可保護羊毛的優良特性,針對其粗糙、質硬的表面結構進行改造,以化學及生化處理,其中非氯氧化方法符合環保要求。本技術可根據需要部分或全部剝除羊毛鱗片,使羊毛變細,表面變光,羊毛直徑可減小0.5um-1.0um,從而使產品手感柔軟,光澤明亮,色澤鮮艷,具有羊絨風格,色牢度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可直接應用于工業生產。
本技術適合于粗、精毛紡織廠絨毯及毛衫等工廠的開發利用,生產具有羊絨風格的順(立絨)毛大衣呢,超薄型柔軟精紡(襯衫)面料,超級柔軟抗起球薄型毛毯,超級柔軟機可洗羊毛衫等產品。
真絲綢重磅織物拔染印花工藝技術
項目簡介:
真絲重磅織物一般在20m/m(每平方米90克)以上,比當前大量生產的普通真絲綢厚重的多。而且有些厚重織物(如重縐),捻度很高,織物表面凹凸不平,這給印花加工造成了不小的難度,對拔染印花造成的難度就更大,在生產上往往易產生大塊面拔印不勻、滲透不佳、拔染不透、摩擦牢度降低等問題。本技術是由本校與杭州凱地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國家“九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成果,主要由自行研制的ZS—8高質量拔染劑,合理的蒸化工藝參數,改進的印花制版技術和高精細度、感光技術等手段的配套使用很好地解決了上述技術難點。
印花產品主要技術指標:縮水系:<3%;輪廓清晰度:花形外輪廓線曲折的峰頂谷距離<0.6 mm;正品率:>95%;拔白度:>85%(拔白產品);滲透度:23 m/m左右的重縐推白印花滲透度90%;20 m/m左右的促紡直條印花滲透度90%。
本技術經大生產實際應用后效果顯著,已通過國家紡織局組織的技術鑒定。
厚型織物染色新工藝
項目簡介: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厚型真絲織物正成為當今風行國內外市場的高檔外衣服裝面料,但目前厚型真絲織物的染色、砂洗、整理還存在著色差嚴重、皺印、灰傷、砂道等老大難病疵是絲綢行業急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本項目通過對厚重真絲及其交織物染色、砂洗、整理關鍵技術的攻關研究,形成了整套適應高質量要求的厚重紡、縐類織物工藝路線和工藝技術,特別是砂前浸泡、砂后打卷、星型染色等工藝技術,有創新,整套工藝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羊毛綠色整理技術和表面改性的XPS、FTIP、和SEM分析
項目簡介:
本項目的研究開發內容分二個主要方面:(1).無AOX污染的復合氧化表面改性整理劑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工藝技術研究:研究開發無氯、價廉、穩定性好的復合氧化整理劑;研究適用于國內毛染整常規設備、簡便可靠的應用工藝技術;(2).新型改性整理技術的機理研究(XPS,FTIR,SEM等儀器析:無AOX污染的氧化整理劑改變羊毛纖維大分子表面結構和理化性能的作用機理;無AOX污染的氧化整理劑對羊毛大分子內部結構的影響;多功能高分子整理劑對羊毛防縮性能的作用機理;表面氧化處理與高分子整理劑處理的協同效應機理。
本項目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下:應用本項目研究開發的技術處理的樣品,防縮性能達到國際羊毛局規定的全毛針織物機可洗指標;手感優于氯化—赫可賽特防縮工藝。本研究成果以提交學術論文和提供實物樣品為主,已在國內外相關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3篇,并提交了一定數量的試樣。
卷染機真絲綢染色工藝
項目簡介:
本項目在充分分析卷染機染色存在左中右深淺邊及疋差原因的基礎上,研究成功的高濃度純堿前處理,紅、黃、蘭、黑四色拼色法,低溫——高溫二段染色新工藝,并結合使用自制的前處理劑818、勻染劑LS,有效地解決了在普通卷染機染真絲綢的深淺邊及疋差問題。
采用本工藝生產染色真絲綢,經浙江省絲綢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內在質量達到G8n299-84絲織物標準,全部技術指標達到合同要求。
采用本工藝生產染色真絲綢,可提高染色一等品率和服裝面料利用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聚硅氧烷的改性及產品開發
項目簡介:
本項目的主要技術是在對氨基聚硅氧烷的結構與性能的理論研究基礎上,通過選用不同的催化劑、反應試劑以及不同的反應條件,合成不同粘度、氨值的系列產品,提高產品其乳液在存放和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
本項目的主要技術指標定為:穩定的乳液;應用于絲綢、棉布、滌綸等織物,性能優異;經測試,結果如下:1%的水溶液pH為6.8至7.2;穩定性:3000r/min離心分離30min穩定不分層。經紹興市獨樹印染有限公司對絲綢、棉布、滌綸面料柔軟整理試驗,整理后的面料的柔軟性、平滑性以及彈性都較理想,同時柔軟劑在使用和存放過程中,均無破乳現象,以上試驗數據均達到規定的要求。
本技術及產品與同類技術產品相比較,具有合成簡單、穩定性能好等優,對絲綢、棉布、滌綸面料柔軟整理試驗,整理后的面料柔軟性、平滑性以及彈性等性能都較理想。該產品投產,將為紡織業提供穩定的直接乳液聚合的聚硅氧烷柔軟劑,并降低的產品成本。http://m.991997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