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調制冷系統中,貨物冷藏系統中,以及氣體凝固凈化和低溫液體貯藏等過程中,在與濕空氣接觸的壁面上的結霜現象都是常見的,而且都是有害而無一利。當冷壁面溫度低于水的三相點(T=273.16K)時就容易發生結霜現象。
在結霜早期,由于霜層的形成增加了傳熱表面的粗糙度以及換熱面積,使總換熱系數有所增加。隨著霜層的逐漸增厚,又加大了空氣流過翅片管的阻力,降低了空氣流量,從而導致翅片管內制冷劑蒸發不充分,蒸發溫度降低,蒸發器出口過熱度減小,制冷量衰減、制冷劑流量降低等問題,嚴重時會引起壓縮機事故。霜的形成和屬性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蒸發器的結構尺寸、蒸發溫度、空氣流速、空氣的濕度等,而且這些因素對結霜過程的影響也存在一些差異,它們直接或間接地抑制或促進霜的成長,因此要深入研究蒸發器表面的結霜屬性,就必然要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
霜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這是因為在霜的形成過程中,霜的屬性與空氣一霜的交界而處的溫度隨時間和空間位置不斷發生變化,當空氣一霜的交界面處溫度發生變化時,霜表面的水蒸氣分壓力也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溫度和流動邊界層的變化,影響蒸發器和空氣的對流換熱和傳質。可見霜的成長過程既包含由蒸發器表面與空氣的溫度差引起的傳熱過程,又包含由兩者濃度差引起的傳質過程,因此霜的成長模型就是傳熱、傳質模型。http://m.9919977.com